國亮新材IPO:業績可持續性、收入確認合規性連遭拷問
作者:鄭勇康
編輯:張佳茗
去年6月,河北國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亮新材”)北交所IPO申請獲受理。國亮新材是一家從事高溫工業用耐火材料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其為客戶提供耐火材料整體承包服務及耐火材料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連續兩輪都關注到了國亮新材的業績和收入確認的合規性等問題。
行業競爭激烈、產能過剩
據招股書,國內有2,000多家耐火材料企業,生產規模相對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國亮新材有將近80%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于河北省內,但其在華北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卻不足5%。
首輪問詢回復中,國亮新材在對“開拓河北省外或唐山市外的策略和具體措施”回復時指出,公司立足河北省,向華東等區域擴張。
但河北省外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最高的華東地區客戶毛利率不足5%,對此,交易所在第二輪問詢中追問國亮新材在河北省內的競爭優勢、華東地區毛利率明顯偏低的合理性以及持續拓展其他區域市場客戶的能力等。
對此,國亮新材回復指出,公司在河北省內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但在耐火材料行業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其市場份額存在被行業龍頭企業搶占的風險。新開拓市場毛利率偏低系區域經營策略所致,公司具備持續拓展其他區域市場客戶的能力,但也存在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今年3月31日,中國鋼鐵新聞網發布了《2024年耐火材料行業運行情況及2025年市場分析》一文,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指出:耐火材料行業內的聯合重組、低效產能退出機制尚未成熟,供需不平衡狀況會在較長時期內存在……現在,耐火材料行業進入了減量發展和存量優化新階段。供大于求的矛盾將在較長時期存在,達到新的平衡需要時間。
就行業供需矛盾情況,第二輪問詢涉及行業產能過剩、產業政策等問題。
對此,國亮新材回復,近年來,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政策文件中涉及產能過剩行業不包括耐火材料行業,但包括耐火材料的下游鋼鐵行業。但同時國亮新材在第二輪問詢回復中揭示下游市場波動、耐火材料行業及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風險。
關鍵收入確認要素缺失
據招股書,國亮新材的銷售模式主要分為整體承包模式和直接銷售模式。
在整體承包模式下,國亮新材將耐火材料發至客戶現場并按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完成后交付客戶使用,之后根據合同約定結算的條款(如出鋼量、出鐵量等)確認銷售收入。
其中,出鋼水量的具體確認依據包括國亮新材駐場人員的統計、客戶生產部門生產記錄和客戶出具的結算單,經雙方核對確認后作為雙方結算收入的依據。具體確認依據包括微信記錄、雙方簽字的書面確認文件、客戶的入庫單、結算單等。
首輪問詢回復顯示,部分結算單中存在要素缺失的情況,缺失的要素包括結算價格、鋼鐵結算產量或承包項目用量、出具(或簽收)日期、簽字或蓋章。其中前三項為一般要素,最后一項為關鍵要素。
2021年至2024年1-6月(下稱“報告期”),結算單中缺少簽字或蓋章所涉及的收入金額分別為4,806.05萬元、5,690.31萬元、4,719.02萬元、666.34萬元,分別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5.63%、6.07%、4.80%、1.52%。
國亮新材解釋稱,一方面為方便及時對賬;另一方面,部分客戶處相對強勢地位,相關耐火材料采購規模占比低,且用印審批流程繁瑣、用印權限要求高以及交易習慣等影響,部分客戶結算單未簽字或未蓋章。但前述情況不影響收入的確認。
此外,報告期各期,結算單中未列明出鋼水量的收入金額分別為22,792.60萬元、28,825.19萬元、34,836.41萬元、133.84萬元,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6.72%、30.75%、35.40%、0.31%。
國亮新材稱,一方面,部分客戶系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出于內部管理、信息保密等目的僅列示結算金額;另一方面,因駐場人員會與主要客戶開展日常和定期(月)核對,而出具含結算金額的結算單能夠滿足作為結算依據履行付款義務的具體要求,故未在結算單列明鋼產量。
保薦機構東興證券、申報會計師關于上述要素不齊全的意見為,國亮新材整體承包業務模式的內控有效,不存在收入跨期的風險;報告期內收入確認政策合規、收入確認依據充足有效。
但在第二輪問詢中,交易所追問書面留痕是否與客戶的實際出鋼水量相符、相關客戶回款情況、后續整改措施等問題。
對此,國亮新材回復稱,2022年度、2023年度,書面留痕相關確認依據與客戶的實際出鋼水量相符,對收入確認流程中關于出鋼水量確認的相關內控流程做了進一步完善并加強落實。但關于缺少客戶簽字或蓋章相關的項目或客戶,國亮新材則并未披露其具體回款進度。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